农历小年来临之际,长春工程学院体育教研部党总支积极响应中宣部、中国记协“新春走基层”活动号召,继续开展“支部服务吉林行”系列活动。此次,党总支组织党员前往情暖至亲残疾儿童救助中心,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爱。
活动伊始,党总支书记纪可妍详细介绍了此次慰问活动的主要目的。她指出,与以往的援助形式不同,未来体育教研部将重点从技术层面为孩子们提供支持,特别是在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方面给予专业指导。通过提升残障儿童的运动和活动能力,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,助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。
救助中心校长于明辉分享了体育训练在残疾儿童康复中的显著成效。自去年10月体育教研部开展专项训练以来,已有两名脑瘫儿童的肢体协调性得到极大改善,效果优于单纯医疗康复。他强调,体育训练不仅能促进身体康复,还能增强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。例如在球类运动中,孩子们会思考踢球方向等问题,这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。
活动现场,第一党支部书记于洪涛为脑瘫儿童进行了足球的系统性训练。这种训练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,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外界互动的平台,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。长期坚持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专注力和情绪控制能力,促进认知功能发展,同时为孩子们创造了社交机会,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协作。
第二党支部书记仇刚表示,前期已完成篮球活动相关量表调查问卷工作,后续还将开展健康心理测试量表及运动心理测试等专业评估活动,全方位关注孩子的身心状况,为精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。
纪可妍书记还提到,鉴于救助中心场地受限,而体育教研部师资充足、场地设备完善,欢迎于校长带领孩子们到体育教研部进行体育锻炼与康复训练。于明辉校长对社会各界的物质援助表示感谢,同时指出体育教研部提供的技术支持契合需求,充分发挥了专业特长,助力孩子成长。
交流中,纪可妍书记详细询问了东北师大音乐学院、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等兄弟单位与救助中心的共建情况,并希望未来能实现多方共建,深化合作。学生代表王达林的发言令人动容。他曾在疾病中遭受外界白眼,内心自卑,但在救助中心,老师如亲人般的关爱让他重获自信。通过参与足球训练,他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,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,回报父母与社会。
大家还积极探讨了特殊孩子的辅助就业问题。纪可妍书记建议广泛联系各类组织,开展简单手工制作,既创造经济价值,又锻炼孩子手脑能力。于明辉校长则分享了此前水培蔬菜项目因技术复杂而失败的经验,强调新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可行性和效益。各方将继续集思广益,寻找合适的就业途径,帮助孩子们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认同。
此次走访慰问活动,体育教研部党总支不仅带去了生活物资和食品,更深入了解了残疾儿童的需求与困境。从体育技术支持、心理专业评估,到社会资源整合及就业探索,他们制定了全方位的帮扶计划,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在寒冬中传递温暖,彰显了党组织与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,为构建更包容、更关爱的社会环境助力。
(初审:闵娜 复审:徐振军 终审:纪可妍)